close

 雖說成功要機遇,但成功的背後往往是很多的努力堆砌而成

台北科大校長姚立德推薦國高中學生和家長看「異數」這本書,作者發現成功雖然需要機遇,更要持續努力,「10年磨一劍」,至少要有1萬小時的努力。

姚立德說,這本書講的是成功的故事,分析為什麼成功,並追蹤天才的發展,他看的是英文版,兒子看中文版,父子同看1本書。

書中談到加拿大是全世界對曲棍球最狂熱的國家,分析加拿大曲棍球隊員,不論那個明星隊伍,4成球員都是13月出生,3成在46月,2成為79月,只有10%球員1012月出生,因為加拿大曲棍球年齡分級分界是11日,11日出生到1231日都屬同一年齡組別,愈早出生塊頭較大,身體協調度及成熟度也較好,這是「天賦」。

不過,作者接著談到很多成功的人在職場要出類拔萃,「1萬小時的努力」很重要。10年代表1萬個小時苦練,也是敲開成功大門的神奇數字。音樂神童莫扎特寫20年的曲子後才寫出最偉大的作品;風靡全球的世紀搖滾樂團披頭四在初嘗成功滋味時已做過1200場現場演出,比大多數流行樂團全部表演生涯還多。

另一例子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,13歲時開始做即時程式設計,以學校電腦教室為家,自學電腦,從中學8年級到大二輟學創業,已連續不斷寫7年程式,遠超過1萬小時。

大家以為諾貝爾獎得主智商要高達200,都讀名校,但作者分析近年美國諾貝爾醫學和化學獎得主,不是所有人都出身名校,智商也不一定都很高,但會達一定門檻。作者也發現,智商高者有人當醫生或律師,也有人窮困潦倒,重要的是父母有沒有持續栽培,進入職場後有沒有培養實用智能。

姚立德指出,實用智能就是「江湖中的經驗」,他從該校很多成功校友身上發現,在學校時不見得成績很好,但在職場認真打拚,從周遭人事物累積實用智能,甚至拚到780歲,還在做研發,他鼓勵年輕人,讀書成績不好沒關係,機遇要自己創造,透過持續努力培養專業技能及實用智能,但不要太常換工作。

本文出處: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6904/1075415-「異數」成功背後…1萬個小時的努力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異數 成功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你-研究生了沒?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